【防震减灾手抄报内容资料】防震减灾手抄报资料:地震前兆

防震减灾手抄报内容资料 2020-04-18 网络整理 可可

【banbao.jxxyjl.com--防震减灾手抄报内容资料】

  地震前兆

  地震前自然界有时会出现的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的各种征兆,称作地震前兆。大体有两类:

  微观前兆 人的感官不易觉察,须用仪器才能测量到的震前变化。例如,地面的变形,地球的磁场、重力场的变化,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变化,小地震的活动等。

  宏观前兆 人的感官能觉察到的地震前兆。它们大多在临近地震发生时出现。井水冒泡、翻腾、变色,湖(井)水位突升突降,动物行为异常变化、地声、地光等。

  观测微观前兆是科学家的工作;而发现临近地震前的宏观前兆,则既要靠科学家,也要靠广大群众。由于宏观前兆往往在临近地震发生时出现,因此,了解它的特点,学会识别它们,对防震减灾有重要作用。

  (1)井或泉成为人们观察地震前兆的“窗口”

  (2)动物行为异常

  一些动物(如蛇、鼠、狗等)的某些感觉器官特别灵敏,容易感知地下深处和周围环境的微妙变化,引起动物的震前行为异常。主要表现为极度紧张、惊慌恐惧、焦躁不安、狂奔乱跑、惊叫哀鸣或不思饮食、不进栏(圈)等。一般而言,动物的行为异常多数发生在震前24小时左右,临震前1-3小时内达到高潮。

  地震前动物前兆

  震前动物有前兆,

  发现异常要报告;

  牛马骡羊不进圈,

  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

  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

  老鼠痴呆搬家逃;

  兔子竖耳蹦又撞,

  鱼儿惊慌水面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

  鸽子惊飞不回巢。

  并不是说动物有反常表现就一定是地震前兆,所以,我们发现异常后不要慌张,应及时反映给地震部门,以便作出正确判断。

  (3)地声与地光

  地声与地光,好像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往往在大震快要来临时,匆匆跑来向人们发出警报。

  地声的特点:

  ——多数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但有时也出现在震前几小时或几天。

  ——声音类似于机器轰鸣声、雷声、炮声、狂风呼啸声、撕布声等。

  地光的特点:

  ——一般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也有出现于震前数小时或更早的。

  ——形状各异,有带状光、片状光、球状光、柱状光、火样光等。

  ——颜色多样,呈红、白、紫、橙等色。

本文来源:https://banbao.jxxyjl.com/fangzhenjianzaishouchaobaoneir/4928.html

Copyright @ 2011- 板报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