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手抄报关于鲁迅的手抄报怎么画]关于鲁迅的手抄报:鲁迅感情生活中的女人
【banbao.jxxyjl.com--鲁迅手抄报】
也谈和他感情生活中的女人
——之母子情深
雷娜
鲁迅,原名周树人,他之所以取“鲁”姓做他的笔名,很显然是受他母亲的影响的。

鲁老太太母家姓鲁,生于清咸丰七年(即1857年)。鲁迅家遭受灾难,父亲病逝之后,鲁老太太含辛茹苦地将鲁迅三兄弟培养长大。作为长子,母亲的辛苦鲁迅自是了解得最多,最深的,因此母亲对他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鲁老太太是闺秀出身,可却有着普通老百姓的坚韧性*格;虽没正式读过书,却凭着|毅力自学,能识字读书。清末天足远动兴起,她看不过家里晚辈的小脚,特自先把自己的脚解放起来,作为提倡。鲁迅与朱安结婚之前,曾说过将来结婚的女子需是不裹脚,会识字的,这或许是受了点母亲的影响。当然,鲁迅曾为了尽到孝心,不愿背逆母亲,接受了与朱安的婚姻,但他无法做到与朱安过美满幸福的生活,实际上仍是伤了母亲的心。鲁老太太更因这桩不幸的婚姻而愧疚多年,就像鲁迅三弟周建人所回忆时说的:“母亲极爱我大哥!也了解我大哥,为什么不他找一个好媳妇呢?为什么要使他终身不幸呢?——那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她)认为朱安一定胜过他所有的侄女,甥女。”也正因为有着前车之鉴,鲁老太太对之后周作人,周建人两人的婚姻是未曾干涉半分的,均由他们自己选择。而之后鲁迅与许广平的结合,她其实是欣慰的。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老太太虽然生于封建的旧社会家里,却不像一般就是家庭中专权,蛮横的父母一般,她能体谅自己的儿子,这对鲁迅三兄弟一生的发展是提供了极好的条件的。
1919年,鲁迅将绍兴的老家卖掉,将母亲接到北京一起生活。这时鲁老太太已经60余岁了,但她很能接受新的环境,也从不迷信,脑里没有什么神鬼在作怪,一切都顺其自然地去生活;又从不唠叨,不多讲闲话,和年轻的最合得来,所以精神活泼而身体强健。她忽然觉得年轻人拿织针编东西有趣了,便也要学习,待预备好了一切,就从头学起,做的不好就拆掉,重新学过,一次又一次,日夜如此,终于很复杂的花纹都给织出来了。后来看见女人们剪发,虽然已是七十高龄的老者,也毅然剪了下来。她虽年岁已高,却依然如同十五六岁的小姑娘一样埋头苦学,始终不倦。鲁迅也佩服了,说:“我的母亲如果年轻二三十年,也需要成为女英雄呢。”在北京生活的日子里,鲁老太太还开始每天学习看报纸(遇着生病了,也要找人给她读报),日备大小报纸三两份,关心时局,看了之后,与家人好谈时事,遇到不平之处,大有慷慨激昂,愿意骂倒一切之状,反而惹得鲁迅好笑起来了,说:“娘何必这样地气呢?”。她看报之后,和现实接触了,知晓小我和大我的利害关系,对于鲁迅的举动,就尤其理解。鲁迅以后与许广平定居上海后,她知道自己的儿子身处危险之中,即使自己病了,想儿子了,却也不希望儿子回北京,反而自己设法南下看他们。当鲁老太太得知鲁迅病逝,她当时很镇静,不怎么哭,但之后却不会走路了,寸步都需要扶持。可想这对她精神打击的惨烈了。鲁迅先生说过:“女人有时候有母性*,有时候女儿性*,没有妻性*。妻性*是不自然的”,了解了鲁迅与他母亲之间至深的感情,或者会懂得这句话所含的深远意义罢!
-
宣传革命思想的手抄报|关于鲁迅的手抄报:革命思想详细阅读
秋,祖父因为科场舞弊案犯事下狱,父亲周伯宜公又重病,家产中落,出入于当铺及药店间很多年。1896年九月初六日父亲伯宜去世,时年三十七。父亲去世后,家境越发艰难。1898年闰三月,往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改名为周树人。1898年4月,18岁的鲁迅考入该学堂的轮机班就读,同年11月因不满该校乌烟瘴气的校...
-
【六年级关于鲁迅手抄报】关于鲁迅的手抄报:光复会详细阅读
课余喜欢读哲学与文艺之书,尤其注意于人性及国民性问题。1903年为《浙江潮》杂志撰文。1904年六月初一日,祖父介孚去世,年六十八。1904年八月,往仙台入医科专门学校肄业。1906年六月回家,与朱安女士结婚。同月,再次去日本,在东京研究文艺,弃医从文。1907年夏,拟创办文艺杂志,名曰《新生》...
-
[横眉冷对千夫指府首甘为孺子牛可以看鲁迅]关于鲁迅的手抄报:横眉冷对千夫指详细阅读
鲁迅最后的十年,在党的领导下,在新文学的战场上,冲锋陷阵,浴血奋战。他参加“左联”的领导工作,并先后参加了革命互济会、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他还主编和与人合编过《语丝》、《奔流》、《前哨》等革命刊物,倡导过文艺大众化运动和新兴木刻运动,培养了不少...
-
[鲁迅的手抄报关于鲁迅的手抄报怎么画]关于鲁迅的手抄报:敬爱鲁迅详细阅读
1893年,伴随着鲁迅祖父下狱,周家陷入困顿,年幼无罪的鲁迅生平第一次尝受到了艰辛和白眼。十五岁时父亲重病,作为长子出入于当铺和药铺之间,为挽留父亲的生命忍辱负重,打落牙齿往肚里吞的经历让鲁迅刻骨铭心。这期间他看清了世人的真面目,这些无疑有重要的影响。十六岁父亲终于去世,巨大悲痛和对庸医巨大痛恨...
-
鲁迅民族魂的手抄报图片|关于鲁迅的手抄报:走进民族魂详细阅读
《华盖集》及其续编,是鲁迅先生极其猛烈的社会战斗的记录,所表现的思想和感情都很健康,这是说他反对封建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但《野草》则更多地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内心矛盾的交战和痛苦的叫声,其中好几篇作品,无论在思想上在感情上都是个人主义的,而且阴暗的,有虚无感的,悲观而绝望的。这种虚无和绝望的感...
-
鲁迅的手抄报关于鲁迅的手抄报怎么画_关于鲁迅的手抄报:走近鲁迅详细阅读
1893年,伴随着鲁迅祖父下狱,周家陷入困顿,年幼无罪的鲁迅生平第一次尝受到了艰辛和白眼。十五岁时父亲重病,作为长子出入于当铺和药铺之间,为挽留父亲的生命忍辱负重,打落牙齿往肚里吞的经历让鲁迅刻骨铭心。这期间他看清了世人的真面目,这些无疑有重要的影响。十六岁父亲终于去世,巨大悲痛和对庸医巨大痛恨...
-
【鲁迅的手抄报关于鲁迅的手抄报怎么画】关于鲁迅的手抄报:鲁迅文学手抄报详细阅读
1911年九月绍兴光复,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1912年一月一日,临时政府成立于南京,应教育总长蔡元培的招募,任教育部部员。五月,航海到达北京,住宣武门外南边的半截胡同绍兴会馆藤花馆,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八月任命为教育部佥事。1917年七月初,因张勋复辟乱作,愤而离职,乱平之后就返回了教育部...
-
鲁迅的手抄报关于鲁迅的手抄报怎么画|关于鲁迅的手抄报:鲁迅的家庭成员、背景详细阅读
家庭背景出生日期:清光绪七年辛巳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出生地:生于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东昌坊口新台门周家,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豫才。至三十八岁,使用为笔名。 与周作人和周建人成为“周氏三兄弟”。家庭:在绍兴,周家算得上一门望族,做官经商且都不说,单是人丁的繁...
-
[鲁迅的手抄报关于鲁迅的手抄报怎么画]关于鲁迅的手抄报:鲁迅的感情生活详细阅读
1906年7月6日,尊母命与朱安结婚,两个人完全没有感情基础,后来的情形就是将其一生、形同陌路。考虑过离婚,但那个年代,被休的女人是备遭人们鄙夷和唾弃的,情形大都十分悲惨。善良单纯的朱安侍奉鲁迅的母亲鲁瑞,把许广平看做姐妹,视周海婴如己出。1947年6月29日凌晨,朱安孤独地去世了,身边没有一个...
-
六年级关于鲁迅手抄报_关于鲁迅的手抄报:自题小像详细阅读
秋,祖父因为科场舞弊案犯事下狱,父亲周伯宜公又重病,家产中落,出入于当铺及药店间很多年。1896年九月初六日父亲伯宜去世,时年三十七。父亲去世后,家境越发艰难。1898年闰三月,往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改名为周树人。1898年4月,18岁的鲁迅考入该学堂的轮机班就读,同年11月因不满该校乌烟瘴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