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典诗词手抄报_诗歌手抄报:古典诗词鉴赏之杜牧篇

诗歌手抄报内容资料 2022-12-31 网络整理 可可

【banbao.jxxyjl.com--诗歌手抄报内容资料】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赏析:

  《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附近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本诗写一个离乡在外的“行人”,在春雨绵绵的清明时节欲借酒浇愁的心情。诗中的行人、酒家、牧童、杏花村,山道湾湾、春雨飘洒,构成了一幅情趣盎然的“清明烟雨画”。

  本诗在1992年香港“唐诗十佳”评选中,被评为第二佳。

  注释:

  1、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约在阳历四月五日左右。

  2、欲断魂:指心里忧郁愁苦,就像失魂落魄一样。

  3、遥指:指向远处。

  4、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赏析:清明节,传统有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的习俗。可是诗中的“行人”却独自在他乡的旅途上,心中的感受是很孤独、凄凉的,再加上春雨绵绵不绝,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烦乱和惆怅,情绪低落到似乎不可支持。然而“行人”不甘沉湎在孤苦忧愁之中,赶快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让自己能置身于人和酒的热流之中。于是,春雨中的牧童便指点出那远处的一片杏花林。诗歌的结句使人感到悠远而诗意又显得非常清新、明快。

  《泊秦淮》

  烟花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释

  秦淮:秦淮河。长江下游支流,在今东苏西南部。当时穿过金陵的秦淮河两岸,酒楼妓馆林立,一片繁华景象。一二句意谓:描摹烟月朦胧的画面,点明夜泊的地点,首句实为互文,意谓烟和月笼罩着寒水、笼罩着沙。

  商女:陈寅恪云:“此商女妆即扬州之歌女而在秦淮商人舟中者。”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系陈后主之作。陈后主,南朝亡国之君陈叔宝,为隋所灭。

  三四句意谓:隔江的歌女全然不关心即将衰亡的国家,唱的是南朝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当年陈后主每日寻欢作东,终于为隋朝所灭,如今歌女还在唱这支“亡国之音”,于是诗人不胜感慨。尽管此时距离朝灭亡还有几十年,但是国家行将衰亡的阴影已经进入诗人的心田。

  赏析:

  泊舟秦淮,见朦胧月色,听靡靡之音,由是诗人既吊古,又讽今;由南朝统治者的醉生梦死,联想到晚唐统治者的纸醉金迷。

本文来源:https://banbao.jxxyjl.com/shigeshouchaobaoneirongziliao/13771.html

Copyright @ 2011- 板报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