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的乡情手抄报图片]浓浓的乡情手抄报:温暖的乡情
【banbao.jxxyjl.com--乡情手抄报内容资料】
清明前夕,回了趟乡下老家。适逢家兄家嫂皆不在家,他们到邻村打工去了。据说,是因为工夫太紧,请不了假,没办法,只能由我这个常年在外的为父母扫墓了。
不常回家,见到乡亲们感到特别亲切,乡亲们见到我也特别高兴。在完成礼仪即将返城的时候,不少人来送我,有的还拿着土鸡蛋和炒花生,让我的心里十分温暖。
第一个来送我的是元妈。我们地方上这样在姓氏或名字的后面加一个“妈”字称呼的,表明她是奶奶辈。元妈过去跟我们是邻居,两家共堂屋。并不是她的房屋发生了变化,而是我家的常住地点有过变迁。后来靠元妈的那一间半屋分给了家兄,家兄拆除重建,他便跟元妈成邻居了。我很小的时候就熟悉元妈,清楚地记得,她经常同我母亲边做事边拉家常。她身上有狐臭,而且气味很浓。生活中一般人都讨厌狐臭,不知道为什么,我却不排斥这种人体气味,反倒觉得像一股浓浓的奶香。元妈的年纪比我母亲要轻,但也轻不了太多,她依然健在,而我母亲却在地下长眠达十三年了。她待我向来不错,我一回家,她便要与我谈起昔日跟母亲的交情,令人亲切,也令人倍加思念母亲。元妈的现任老伴桃公是三十多年前乡政府一艘货轮的驾驶员,在一次驾船去益阳送货的路途发生了事故,被船的缆绳勒去了一只脚掌,此后他靠假肢行走,一瘸一拐,就难免的了。几年前,桃公因老年生活保障问题,曾来县城找过我,我带他找过相关领导,但终究效果不佳。但我帮他们跑腿的一份情他们却记住了,且时时念叨着。这次回乡,元妈送给了我一包土鸡蛋和一包炒花生。自己母鸡下的蛋数量有限,能让你一同分享,已经是很客气的了。
紧接着,元妈的两个侄媳妇谷山嫂和又堂嫂也来了,她们分别拿着土鸡蛋和干红辣椒。她们的辈份比我高,属于婶婶辈,但血缘关系一旦出了五代,辈份就容易乱,所以我也就跟着旁人叫她们“嫂嫂”了。谷山嫂的小儿媳是岳阳人,因为跨行政区联姻,结婚时需要双方的综治和计划生育证明,为此我利用自己住县城的便利,帮她出过面、办过事。其实这不过是举手之劳,却让她记忆在心。又堂嫂只搭过我一回便车。那时父亲还在,一次我坐朋友的车回家看望他老人家,返城时,正好遇上又堂嫂要到县妇幼保健院为她的外孙看病,理所当然就捎上了她,我中途下车,请朋友直接将她送到了医院。这也让她记着,再次来县城时,她给我带了好多农家坛子菜,可惜没有找着我,害得她只好又带了回去。
听说我回来了,孩提时的伙伴辉龙就立即赶了过来,并给我送来了几斤早晨从资水河里捞上来的鱼。这种鱼味道很鲜美,市场上一般是买不到的,往往是鱼还没有出网,要买的人就等在岸边了,或者已提前几天预约了,很俏的。但他对我说:今后只要你想吃鱼,我就优先满足你。我听了很是感动。这少时结交的朋友,总凝聚着一种别样的原生态情感。
松良是我的小学同学,几年前从珠海回到家乡,在群众的拥戴下当上了村支书,为村上修公路、改电网、接通自来水,做了不少有益的事,群众很满意。他是村支书,我们的联系稍多一些,这次回家我本没有打算惊动他,但我为父母扫墓时的鞭炮声却惊动了他,他打电话给正在坟山里忙碌的我,说我忙完后一定要到他家去喝铁观音,最好是吃了中饭后再走。
我因有事急着返回,没有去松良家,只在他家门前停了一下车,寥寥几句打了声招呼就匆匆忙忙走了。但他的那一番盛情却被我带进了城里,细细品味。
大约有六七年时间了,我每年极少回乡下老家。说实话,父母亲去世后,用我们乡里的话来讲,是家里的“总蔸根”(核心)没有了,经常回去已没了多大的实际意义,不过是平添一些冷清而已,因此我基本上只在每年清明扫墓时回老家一趟。但乡亲们如此热情厚道,又让我觉得还是应当常回家看看的。因为,那里是我的根,人无论如何也不能忘了根。
本文来源:https://banbao.jxxyjl.com/xiangqingshouchaobaoneirongzil/16361.html
-
浓浓的乡情手抄报图片_浓浓的乡情手抄报:故乡情详细阅读
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位于湘中一片丘陵之中,从家门出发走到娄底至双峰的S209省道,需要半个多小时,现有村级水泥公路相连。故乡算不上富裕,却也绝不是贫瘠之地。郁郁葱葱的山峦,富饶肥沃的田土,得天独厚的水资源,让乡亲们一直不愁口中无食。爷爷奶奶早已作古,爸爸妈妈十几年来一直和我们同住娄底,习惯了城市...
-
浓浓的乡情手抄报图片_浓浓的乡情手抄报:浓浓一乡情详细阅读
我回来了!那魂牵梦绕的一方乐土。漂泊在外,今天终于踏上了回乡之路。我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脑海如爆发的火山,将记忆喷涌而出。往昔岁月,历历在目。车缓慢行驶在乡间公路上,阳光妩媚,两旁翠竹摆动着她柔美的舞姿,风击节奏乐,故乡正以最隆重的迎宾仪式迎接我回家。我的心跳跃着,跳跃在乡村小路上;思绪飞扬...
-
【浓浓的乡情手抄报图片】浓浓的乡情手抄报:那一份浓浓的乡情详细阅读
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父母到山的那一边的县城工作,把我送到了住在山里的这一边的奶奶家。小村的春天是可爱的,活跃的,当春天的温暖取代了冬天的寒冷时,田野里的土变得松软无比。奶奶牵着我的小手,漫步在田埂上,闻着清香的的泥土气息,那种融化的在大自然的力的感觉,是在城里永远体会不到的。这时候要是有乡亲经过,...
-
【浓浓的乡情手抄报图片】浓浓的乡情手抄报:关于抒写“乡情”的诗句详细阅读
1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2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3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4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
-
浓浓的乡情手抄报图片|浓浓的乡情手抄报:晴川瑟瑟芳菲谢详细阅读
晴川瑟瑟芳菲谢,鸿雁河上半木春。 ——题记我家居桐柏,打小便是大山的孩子,山哺育我成长。我的童年映照在青山上,像一颗雨后的小草,有嫩绿、浅绿、深绿、和墨绿的颜色。村庄置立在山脚下,从山顶望下去,平铺成很大的一片,斑斑驳驳的躺在厚实的土地上。村子的西边有一条常年西流的小河,...
-
[浓浓的乡情手抄报图片]浓浓的乡情手抄报:描写乡愁的文字详细阅读
一跳清清的河流,夹在两山秀丽之中,河岸上栖息这我的父老乡亲。生活在这片宁静甜润的热土中,我感受到无限的快乐和幸福。清晨,我早早的起来了,爬上披着绿衣的小山,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将自己融入大自然的美景中。过了一会儿,东边的大海升起了耀眼的红日,光芒照在山头,把山头染得通红。太阳渐渐升高,很快的照亮了...
-
浓浓的乡情手抄报图片|浓浓的乡情手抄报:关于写乡情的作文详细阅读
天空中飘落一丝飞雪,用手去接,雪花触手即融,抬眼望向天空,灰蒙蒙的,心中不免添了几分落寞。忽而想起了那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诗来形容我此时此刻的心情,应该是再恰当不过了。转眼已是春节,家家户户忙着走亲访友,爆竹声声,震耳欲聋...
-
浓浓的乡情手抄报图片|浓浓乡情手抄报内容资料集锦详细阅读
乡里乡情 火炉紧咬朴素的题材 在桌下 燃烧 几只酒杯围着暖和的乡情 在桌上 端坐 我粗糙的父老乡亲 远离季节和与季节有关的农事 从白花花的胡须开始 几张乐哈哈的嘴巴 叽喳着又一年的酸甜苦辣 几碗肥肉加一碗辣椒 转动着乡亲的目光和话题 亲昵的土语调伴...
-
【浓浓的乡情手抄报图片】浓浓的乡情手抄报:表达乡情的古诗词详细阅读
1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2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3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4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
-
[浓浓的乡情手抄报图片]浓浓的乡情手抄报:浓浓家乡情详细阅读
刚刚到家,铁门便缓缓的敞开,家里的大黑狗汪汪直叫唤,亲人们都向车子聚拢了起来,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家乡情。——题记亲戚们都嘘寒问暖,问这问那,我一下车,左手被大娘抓住,说:“我们晨晨长高了呀!”,右手被奶奶一把抓住,奶奶干枯的,布满老茧的手揉搓着我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