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中华传统文化手抄报:寒瓜的来源
【banbao.jxxyjl.com--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
中国自西汉时起开设了与非洲互通有无的海上之路,自非洲大陆起,途经斯里兰卡及南洋诸岛,最终从福建沿海登陆。西瓜就沿此路而来。
盛夏时节,老百姓最爱的消暑盛品自然非西瓜莫属。很多人都觉得西瓜的名字来历,应当与西红柿或者胡豆一样,取其“来自西域”的意思,殊不知这其实是个大误会。
《说文解字》说,“瓜”字是一个象形字,它在小篆的字体中,两边的笔画像瓜蔓一般蜿蜒着,而中间则是藤上结着沉甸甸的瓜果实的形象,非常生动地表现出了夏日收获满满的喜悦。很多人都误以为西瓜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因此给其取名为西瓜。其实,如果一定要按照传入我国的方向来给西瓜命名的话,那么这种水果应该叫“东瓜”才对,因为它并没有走那一条大漠孤烟的丝绸之路,而是从烟波浩渺的苍茫大海上飘然而来——是从东南沿海进入我国的。

西瓜来自东半球。世界上最早种植西瓜的国家是非洲大陆上的埃及。中国自西汉时起开设了与非洲互通有无的海上之路,自非洲大陆起,途经斯里兰卡及南洋诸岛,最终从福建沿海登陆。正是因为有了这条贯穿印度洋的经济命脉的疏通,才使得中非之间的交流日益繁盛起来,而西瓜的到来,就很幸运地成为了中非文化交流的重要产物而流传至今。在西汉时期,由于西瓜是漂洋过海而来的稀罕食物,因此那时候都是作为皇室贡品而供王孙贵族享受的。1980年,西汉宣帝墓中出土的文物中有很多西瓜籽的存在,便是最好的证明,想来若不是十分金贵,皇帝也不会用这沉甸甸的东西来陪葬了。
那么西瓜在古时候被叫做什么呢?在明代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中就有对于其名字来历的记载。书中说到,因为西瓜性寒、味甘、解暑,因此在古时被称作“寒瓜”。
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文天祥就曾经写过一首《西瓜吟》专门称赞“寒瓜”的解暑佳效。诗云:“拔出金佩刀,斫破碧玉瓶。千点红樱档,一团黄水晶。下咽顿有烟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长安清富说邵平,争如汉朝作公卿?”这里所提到的邵平在秦朝时是个侯爷,到了汉朝却沦为布衣,成为了一个种瓜、卖瓜的瓜农,日子比当官的时候不知道惬意、自在多少呢。
由此可见,即便是大英雄、富贵闲人,也难过这消夏盛品西瓜关呀!
本文来源:https://banbao.jxxyjl.com/zhongguochuantongwenhuashoucha/20696.html
-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文字内容_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理性的文化详细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越是科学发达,人们的文化水准提高,认识能力增强的情况下,越是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在人们没有文化愚昧的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易推广与传播的,因为它不具备传播这种文化的软件与硬化。在中国历史上,无论什么时候,哪一个封建王朝都没有真正彻底的贯彻中国传统文化,所以,...
-
中华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中华传统文化手抄报:皮影的历史详细阅读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的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是中国汉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用手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
-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_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道德底线详细阅读
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早已不复存在。然而,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人民身...
-
【中华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中华传统文化手抄报:屈原的故事详细阅读
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
-
中华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中华传统文化手抄报:元宵舞龙详细阅读
舞龙俗称“玩龙灯”,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每逢喜庆节日,尤其是在元宵节期间,很多地方都有舞龙的习俗。舞龙时,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作,或腾跃,或滚动,或盘起,或穿插,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舞龙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舞蹈。舞龙和舞狮,古时是在一年中的大型节...
-
【优秀传统文化戏曲手抄报】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脸谱戏曲详细阅读
京剧清代英雄戏中有所谓“八大拿”戏。素材源于施公案,故事出自京杭运河两岸,是宣扬清朝政治经济及施公打通运河漕运的戏。八出戏有连贯性,都是以官府缉捕、擒拿土豪劣绅、庄头霸主为由,而展开的系列武戏。由于每出戏都有黄天霸出现,也可以说是黄一家保清、做官的戏。 演出...
-
【传统文化手抄报一等奖 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传统文化的优势详细阅读
用现代语言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表达出来,使人们真正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并不是我有什么能耐,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来就包涵的本质。再者,这也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的产物,因为大家都有文化了,语言也表述能力也加强了;第三、科学已经很发达了,我可以借助科学上的发现和科学语言,对其理论体系进行系统细...
-
[中华传统文化春节手抄报内容]中华传统文化手抄报:春节的来源详细阅读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已超过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其中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春节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
-
【中华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中华传统文化手抄报:儒家文化详细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
-
[中国传统文化春节手抄报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春节习俗详细阅读
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每逢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