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的小故事或者数学发展史的手抄报|数学手抄报:中国近代数学发展史
【banbao.jxxyjl.com--数学手抄报内容资料】
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中国近代数学的研究才真正开始。近现代数学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是从20世纪初至今的一段时间,常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标志划分为两个阶段。
中国近3年留日的冯祖荀,1908年留美的郑之蕃,1910年留美的胡明复和赵元任,1911年留美的姜立夫,1912年留法的何鲁,1913年留日的陈建功和留比利时的熊庆来(1915年转留法),1919年留日的苏步青等人。他们中的多数回国后成为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为中国近现代数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其中胡明复1917年取得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数学家。随着留学人员的回国,各地大学的数学教育有了起色。
最初只有北京大学1912年成立时建立的数学系,1920年姜立夫在天津南开大学创建数学系,1921年和1926年熊庆来分别在东南大学(今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建立数学系,不久武汉大学、齐鲁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陆续设立了数学系,到1932年各地已有32所大学设立了数学系或数理系。
1930年熊庆来在清华大学首创数学研究部,开始招收研究生,陈省身、吴大任成为国内最早的数学研究生。
三十年代出国学习数学的还有江泽涵(1927)、陈省身(1934)、华罗庚(1936)、许宝騄(1936)等人,他们都成为中国现代数学发展的骨干力量。同时外国数学家也有来华讲学的,例如英国的罗素(1920),美国的伯克霍夫(1934)、奥斯古德(1934)、维纳(1935),法国的阿达马(1936)等人。
1935年中国数学会成立大会在上海召开,共有33名代表出席。
1936年《中国数学会学报》和《数学杂志》相继问世,这些标志着中国现代数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解放以前的数学研究集中在纯数学领域,在国内外共发表论着600余种。
在分析学方面,陈建功的三角级数论,熊庆来的亚纯函数与整函数论研究是代表作,另外还有泛函分析、变分法、微分方程与积分方程的成果;
在数论与代数方面,华罗庚等人的解析数论、几何数论和代数数论以及近世代数研究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果;
在几何与拓扑学方面,苏步青的微分几何学,江泽涵的代数拓扑学,陈省身的纤维丛理论和示性类理论等研究做了开创性的工作:
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面,许宝騄在一元和多元分析方面得到许多基本定理及严密证明。
此外,李俨和钱宝琮开创了中国数学史的研究,他们在古算史料的注释整理和考证分析方面做了许多奠基性的工作,使我国的民族文化遗产重放光彩。
1949年11月即成立中国科学院。
1951年3月《中国数学学报》复刊(1952年改为《数学学报》)
1951年10月《中国数学杂志》复刊(1953年改为《数学通报》)。
1951年8月中国数学会召开建国后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讨论了数学发展方向和各类学校数学教学改革问题。50年代初期就出版了华罗庚的《堆栈素数论》(1953)、苏步青的《射影曲线概论》(1954)、陈建功的《直角函数级数的和》(1954)和李俨的《中算史论丛》(5辑,1954-1955)等专着,到1966年,共发表各种数学论文约2万余篇。除了在数论、代数、几何、拓扑、函数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史等学科继续取得新成果外,还在微分方程、计算技术、运筹学、数理逻辑与数学基础等分支有所突破,有许多论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培养和成长起一大批优秀数学家。
60年代后期,中国的数学研究基本停止,教育瘫痪、人员丧失、对外交流中断,后经多方努力状况略有改变。
1970年《数学学报》恢复出版,并创刊《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1973年陈景润在《中国科学》上发表《大偶数表示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的论文,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取得突出成就。此外中国数学家在函数论、马尔可夫过程、概率应用、运筹学、优选法等方面也有一定创见。
1978年11月中国数学会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数学的复苏。12
1978年恢复全国数学竞赛,1985年中国开始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1981年陈景润等数学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励。1983年国家首批授于18名中青年学者以博士学位,其中数学工作者占2/3。
1986年中国第一次派代表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加入国际数学联合会,吴文俊应邀作了关于中国古代数学史的45分钟演讲。近十几年来数学研究硕果累累,发表论文专著的数量成倍增长,质量不断上升。
1985年庆祝中国数学会成立50周年年会上,已确定中国数学发展的长远目标。代表们立志要不懈地努力,争取使中国在世界上早日成为新的数学大国。
12本文来源:https://banbao.jxxyjl.com/shuxueshouchaobaoneirongziliao/14881.html






-
四年级数学手抄报数学格言|数学手抄报:名人的数学格言详细阅读
古今中外的数学家都有关于自己的数学格言,学习这些数学格言,我们不仅可以激励自己,也可以学到正确的学习方法。1、王菊珍的百分数我国科学家王菊珍对待实验失败有句格言,叫做“干下去还有50%成功的希望,不干便是100%的失败。”2、 托尔斯泰的分数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在谈到人的...
-
【数学符号的起源数学手抄报】数学手抄报:数学符号群英会详细阅读
在数学王国里,住着这么一群不同寻常的小朋友。他们是+,-,=,×,÷,?,√。平时,大家忙于学习,很少有时间聚在一起。这不,今天晚上,他们决定牺牲睡前看动画片的时间,开个符号群英会。数学爷爷也来了,他来做主持人。只见爷爷清了清嗓子,说道:“我可爱...
-
[数学主题手抄报]数学手抄报:有疑必问“事半功倍”详细阅读
学会学习,掌握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以培养索取知识的能力,乃是当今青少年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任务,只有凭借着良好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针对初中数学学习,有以下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一、阅读理解目前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不善于读数学教材,他们...
-
数学思维手抄报内容_数学手抄报:突破习惯思维的束缚详细阅读
有些问题用我们习惯思维的方式似乎是难以解决的,如果我们能突破常规去思考,就能使思维“豁然开朗”,而使问题迎刃而解。请看下面的例子。图1-1中有9个点,试—笔画出4条直线,把这9个点连接起来(从何处起头都行,直线可以交叉,但不能重合)。一笔画出4条直线,难以穿过...
-
数学手抄报著名的数学家|数学手抄报:中国著名数学家刘徽详细阅读
刘徽(生于公元250年左右),三国后期魏国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也是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者之一 其生卒年月、生平事迹,史书上很少记载。据有限史料推测,他是魏晋时代山东邹平人。终生未做官。他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杰出的地位 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中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 《九...
-
数学数学符号读法大全_数学手抄报:数学符号读法详细阅读
1 Α α alpha a:lf 阿尔法 角度;系数2 Β β beta bet 贝塔 磁通系数;角度;系数3 Γ γ gamma ga:m 伽马 电导系数(小写)4 Δ δ delta delt 德尔塔...
-
[数学手抄报连环播放]数学手抄报资料:连环数字塔详细阅读
这里有一座八层宝塔,由一串等式组成。在每个等式里,左端各数的数字从前往后顺次加1,右端各数的数字从前往后顺次减1 1×8+1=912×8+2=98123×8+3=9871234×8+4=987612345×8+5=98765123456...
-
【数学手抄报关于数学家的故事】数学手抄报资料:数学家哥德尔和维纳详细阅读
哥德尔(Kurt Godel,1906-1978年)的举止以“新颖”和“古怪”著称,爱因斯 坦是他要好的朋友,他们当时都在普林斯顿。他们经常在一起吃饭,聊着非数学话题,常常 是政治方面的。麦克阿瑟将军从朝鲜战场回来后,在麦迪逊大街举行隆重的庆祝游行...
-
【数学手抄报涂色模板】数学手抄报:涂色的正方体详细阅读
通过学习,大家知道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也知道了怎么求表面积。不过下面的问题不是和求面积相关的,我们换个角度来考考你对正方体的认识。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木块,表面涂满了红色,把它切成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在这些小正方体中:(1)三个面涂有红色的有多少个?(2)两个面涂有红色的有多少个?...
-
【数学手抄报数学家的故事华罗庚】数学手抄报:数学家华罗庚详细阅读
华罗庚(1910 11 12—1985 6 12),世界著名数学家,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中国江苏金坛县。1985年6月12日,因心脏病突然发作,于日本东京病逝。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