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_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客家筝
【banbao.jxxyjl.com--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资料】
客家筝:即广东汉乐筝曲,是广东优秀传统音乐之一。广东汉乐的历史源远流长,相传它是在晋安帝九年(公元405年)至宋亡前后一段漫长的历史时期中,随着中原一带人民多次南迁带来了古朴的“中州古调”和“汉皋旧谱”,跟当地的音乐、语言、习俗相结合后,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音乐,当地人称之为客家音乐,或外江弦、儒家乐,多在广东东部地区包括梅县、惠阳、韶关等部分地区流行,此外在赣南、闽西南、潮汕、台湾以及国外有华裔的地方也很流行。
20世纪20年代,汕头报社的钱热储先生提议将“外江戏”改名为“汉剧”,得到大家的认可,于是,外江弦、儒家乐等称谓也相应易名为“汉调”或“汉乐”。汉调有锣鼓吹、和弦索、中军班这样合奏和吹打的形式。
传统的客家筝的形制,长度约1.2米左右,面板的弧度较大,桐木制成。上装16根弦,弦轴装置在与码子平行的面板左侧,弦质为金属(钢弦或铜弦),演奏时一般右手戴玳瑁甲片。调弦定音为五声音阶(即首调)三个八度音域,多用G调或F调,D调或C调很少使用。
客家筝和潮州筝长期在一个地区共处,自然会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它们有不少曲目都是相同的,所用筝的形制也一样。至于不同之处,例如,客家筝用的是工尺谱,潮州筝用的是二四谱;演奏时,客家筝多用中指,潮州筝则相对多用食指,而且,前者滑音的音程和起伏多大于后者,使筝声余音缭绕。在风格上,客家筝悠扬深长,古朴典雅,潮洲筝则流丽柔美。
广东汉乐的古筝演奏有久远的历史,它是以《汉皋旧谱》(即汉调音乐)为主要依据,受当地风格及方言影响而形成了文静含蓄的风格。客家筝曲是由客家音乐中“丝弦音乐”的合奏形式(由古筝、琵琶、椰胡、洞箫组合的小合奏),经过历代客家筝人的丰富、充实、发展、提炼而逐渐形成的独奏曲。
客家筝曲目繁多,有“大调”、“串调”之分。大调严格为六十八板,这是和河南的板头曲一致的,其余为串调。
客家筝曲以古朴优美、典雅大方见长,《出水莲》可以说是这一艺术风格的典型代表之一。串调板无定数,具有戏曲音乐的特点。为了便于乐曲调性的掌握、技法的运用以及乐曲内容的发挥,又将乐曲分类为“软套”、“硬套”和“反线”。传统的手抄工尺谱及印行本,大多记旋律骨干音的“调骨”,奏时由演奏者对乐曲的理解和对客家音乐的修养而编配指法和“变奏”、“加花”。
1979 年,在江西省贵溪县仙岩东周崖墓群中发现了连件筝。其中保存完好的一件,长166 厘米、宽 17.5 厘米,尾宽 15.5 厘米,两端各有十三个弦孔。另一件筝尾残缺,残长174 厘米,筝首弦孔为置木枘(弦轸)用,一弦一枘,栓弦于枘上,类似潮州筝的系弦法。这两件筝的形制、弦数和系弦法与后世古筝相似,是目前中国已知的最早实物。
本文来源:https://banbao.jxxyjl.com/zhongguochuantongwenhuashoucha/1825.html
相关板报
- 【中国传统文化春节手抄报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书法的内涵
- 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古诗词鉴赏_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 中国古典戏曲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_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中国古典十大名曲
- 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古诗词鉴赏_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佛
- 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古诗词鉴赏_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诸子百家
-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资料|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资料:苏州胭脂扬州粉
-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资料]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资料:饺子的哲学
- 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古诗词鉴赏_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资料】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资料:粤剧
-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资料|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资料:西瓜本来叫“寒瓜”
-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资料]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资料:饺子的哲学详细阅读
饺子的前身叫“馄饨”。南北朝的颜之推谈过这种吃食,说它“形如偃月(半月)”。唐朝的《资暇录》说“馄饨,以象混沌”。大学者庞朴先生有篇奇文《黄帝与混沌》,其中的考证结果实在惊人。为节省篇幅,这里用数学上的近似符号≈...
-
传统节日手抄报 中国传统文化_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传统节日的形成与发展详细阅读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春节、元宵节 、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手抄报]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资料:佛学思想详细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佛学思想佛教对于中国习俗风尚与其他宗教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中国人开始知道人有三世,六道轮回与善恶果报,,知生有所从来,死知有所往。具体表现在信三世。佛家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因缘和合而生,一切都在轮回之中,人有生老病死,天有阴晴圆缺,花开...
-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手抄报_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中国象棋起源详细阅读
一、起源于传说时代的神农氏。元代僧人念常在《佛祖历代通载》中说:“神农以日月星辰为象,唐相国牛僧孺用车、马、士、卒加炮代之为机矣”。二、起源于传说时代的黄帝。北宋晃补之《广象戏格·序》说:“象戏兵戏也,黄帝之战,驱猛兽以为阵,象,兽之雄也。故戏兵...
-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资料]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资料:道家思想详细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是中国重要也是具有影响力的哲学思想之一。道家,是道德家的简称。道家起源有一说是有出于史官。道家还有隐士一类的达观厌世者,他们驱使人们以“达观”来解决人生问题。道家的理论奠定于《老子》(又名《道德经》),与《庄子》为主...
-
【中国传统文化春节手抄报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京剧详细阅读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最,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公元1790年(清乾隆55年),徽戏开始进京。最早进京的徽戏班是享有盛名的安徽“三庆班”,随后又有“四喜”、...
-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资料]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资料:中国传统文化对近代欧洲的影响详细阅读
影响近代欧洲中华文化在欧洲启蒙运动思想家中产生过影响。法国是欧洲启蒙运动发展的重要中心。由法国兴起“中国风”随着启蒙思想的传播在欧洲大陆。此时的流行以中国的瓷器、丝绸、漆雕、园林建筑、绘画、诗歌、戏剧以及典章文物成为欧洲时尚,1755年在巴黎公演伏尔泰根据中国元曲《赵氏孤...
-
中国传统文化春节手抄报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昆曲详细阅读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中国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
-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文字|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湘剧详细阅读
湘剧,即湖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源出于明代的弋阳腔,后又吸收昆腔、皮黄等声腔,形成一个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的多声腔剧种。剧目以高腔、乱弹为主,如《琵琶记》、《白兔记》、《拜月记》等。湖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主要以长沙、湘潭为活动中心,主要流行于“长沙府十二...
-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资料]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资料:儒家思想详细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以“孔孟之道”为源头,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源远流长,对中国人的普遍伦理道德,对中国文化的价值和价值优先观念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集体潜意识。儒家的价值观影响古代中国大多数公开场合是以儒家的价值观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