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我心理健康手抄报】心理健康手抄报:怎样真正的认识自己
【banbao.jxxyjl.com--心理健康手抄报内容资料】
人人都在写自己的历史,但这历史缺乏细心的读者。我们没有工夫读自己的历史,即使读,也是读得何其草率。
你是谁?”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在没有认识和了解对方之前,都会产生这种疑问。也都迫不急待的想摸清对方的底细,对自己遇到的人的一切都会有深厚的兴趣,不管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了解别人如果可以算是一种能力,那么认识自己就是一种天赋了。“你是谁?”这个我们都能回答很多,包括姓名 性别 身世 情感和工作历经等等,或轰轰烈烈或平谈无奇,谁都能道出一二三说出四五六。但是能说出来都不是真正的自己,最多只是外在的历经。人们总在说“知己难求”,其实有几个人能说出“我是谁?”,“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生就是一次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遇见自己才是真谛。
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这是铭刻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著名箴言,希腊和后来的哲学家喜欢引用来规劝世人。对这句箴言可作三种理解。
第一是人要有自知之明。这大约是箴言本来的意思,它传达了神对人的要求,就是人应该知道自己的限度。希腊人大抵也是这样理解的。有人问泰勒斯,什么是最困难之事,回答是:“认识你自己。”接着的问题:什么是最容易之事?回答是:“给别人提建议。”这位最早的哲人显然是在讽刺世人,世上有自知之明者寥寥无几,好为人师者比比皆是。看来苏格拉底领会了箴言的真谛,他认识自己的结果是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为此受到了德尔斐神谕的最高赞扬,被称作全希腊最智慧的人。
第二种理解是,每个人身上都藏着世界的秘密,因此,都可以通过认识自己来认识世界。在希腊哲学家中,好像只有晦涩哲人赫拉克利特接近了这个意思。他说:“我探寻过我自己。”还说,他的哲学仅是“向自己学习”的产物。不说认识世界,至少就认识人性而言,每个人在自己身上的确都有着丰富的素材,可惜大多被浪费掉了。事实上,自古至今,一切伟大的人性认识者都是真诚的反省者,他们无情地把自己当作标本,藉之反而对人性有了深刻而同情的理解。
第三种理解是,每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应该认识自己独特的禀赋和价值,从而实现自我,真正成为自己。这种理解最流行,我以前也常采用,但未必符合作为城邦动物的希腊人的实情,恐怕是文艺复兴以来的引伸和发挥了。
自我、自我感知的存在
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认为,我们要拥有某件东西的唯一原因是扩大我们的自我感知,我们能够知道我们是谁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观察我们所拥有的。换句话说,拥有和存在是不同的,但不可分割。在一件物品成为一个财产的时候,我们曾经有的自我和非我合成一体,拥有和存在融合了。确实,这一点在汽车文化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对许多人来说,汽车是延伸自我和理想自我的一部分。人们常常小心翼翼地保养它、试图有一辆能彰显自己身份和个性的车、赋予它特别的装饰、甚至像对待家庭成员一样给它取个名字,当车子损坏时,车主的反应就像是他们自己的身体受到了伤害。每个人开车时的风格也常常很能表现出他真正的自我——一个在办公室里温文懦弱的人,开车时也许狂暴好胜,那就是他受压抑的自我。
现代自我概念的创始人威廉?詹姆斯曾说:“一个人的自我是他能够称作是他的所有的关系的总和,这不仅包括他的身体和心智能力,还包括他的衣物和房子、他的妻子和孩子、他的祖先和朋友、他的声誉和作品、他的徒弟,以及他的游艇和银行账户。所有这些东西给他带来同样的情感。如果这些东西增加、繁荣,他就有胜利的感觉;如果它们缩减、消失,他就一蹶不振——对每个东西的感觉程度不一定一样,但对所有这些东西感觉的方式大体是一致的。”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就是为什么购物狂这种类型只有现代社会才会出现:因为只有在这个时代,自我才膨胀到了无法抑制的程度,而人们总是希望通过不断的占有和增加来获得那种满足感。浮士德式心灵的空虚感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写照。12
如何认识自我?
心理学家埃利希?弗洛姆反对现代“激进的享乐主义”,强调分享、给予、奉献的取向,他提出了一个强有力的问题:“如果我是我所拥有的,而如果我所拥有的失去了,那我又是谁呢?”
这说到底仍是同一个问题:如何认识“自我”?如果你认为自我就是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那么很正常地,你倾向于要更多;但如果你认为自我就是“失去所有东西之后剩下的那些”,那么你在心理上也就不会觉得放弃它们有什么不可以,反正它们都是“身外之物”。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察,在物体丢失之后,常常会激发起人们在手工、思想、艺术、写作等方面的创造性,因为人们在心理机制上倾向于通过这种方式来弥补自身的丢失,以恢复到完美状态——换言之,创造性的时期也许会跟随一个人财产的失去而到来。
我们所谓的追求,就是放弃本来很好的。去追求更好的,往往只是满身伤痕,事与愿违。所有美好的东西都是不能长久的,恒久不变的真理,往往都是谁都可以明白的简单道理。人是世上最贪婪不能满足的动物,爱 快乐 精神 物质让我们不停的去追求。而忘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当你追求另一个未知的时候,你就已经放弃了自己现在拥有的,而很少有人去珍惜,我们从而成了生活的赌徒,直到一无所有,才会去理会内心深处那个无视很久的自我。
人们都想要开心快乐。而快乐往往来自外在的条件,失去了就会痛苦得到了才会快乐。而得到必有失去,不管是你自己放弃现在很好的,还是别人失去的。那么开心和痛苦是相互的,同时存在的。而痛苦比快乐要敏感,就像是你全身都很快乐,因小手指上的一个小伤口就会让你感到全身痛苦一样,就因为这样多少人一辈子都痛不欲生。只有找回真正的自我,找回内心那久违的喜悦心,只有发自内心的自知 自明 自足才会发现给予也很开心。喜悦心让人知足,快乐让人开心,一个内在,一个外在。认识自己比了解别人要重要得多。
所以我们问问自己:“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我在做什么?”
12本文来源:https://banbao.jxxyjl.com/xinlijiankangshouchaobaoneiron/16721.html
相关板报
- 心理健康活动手抄报图片_心理健康手抄报:在交往活动中怎样培养儿童的自尊
- 【心理健康手抄报的内容资料】心理健康手抄报资料:拔掉心中的杂草
- 【心理健康简单手抄报心理健康手抄报一年级】心理健康手抄报:心理健康程度自测
- 心理健康手抄报如何克服自卑|心理健康手抄报:如何调整自卑感
- [心理健康简单手抄报心理健康手抄报一年级]心理健康手抄报:青少年心理健康
- 心理健康手抄报内容|心理健康手抄报:索求太多会让自己活得累
- 心理健康手抄报内容_心理健康手抄报:多问自己这些问题
- 【心理健康教叫语手抄报】心理健康手抄报:教你得到的幸福的小秘诀
- [心理健康简单手抄报心理健康手抄报一年级]心理健康手抄报资料:心理健康的标准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心理健康手抄报资料: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诱因及影响因素
-
关爱自身心理健康和身心成长的手抄报_心理健康手抄报:身心灵合一疗法详细阅读
身心灵合一疗法主要由三个模块组成。一、认知层面:1 更加了解现代人身心焦虑甚至身心疲惫的原因。2 理解压力的形成与舒解机制,以及与情绪、能量、身体的关系。3 了解童年生活与家庭如何影响一个人的人生信念与人生剧本。二、行为层面:1 练习觉察能力,认识自我模式与情绪压力的关系。2 学会情绪和压力管理...
-
【心理健康手抄报内容】心理健康手抄报:我们如何获得快乐?详细阅读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快乐是我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的确,快乐是一种美好的状况,也就是没有不好或痛苦的事情存在,你觉得个人及周围的世界都挺不错。你该如何才能获得它呢?一、扩大生活领域、尝试新的事物当你肯尝试新的活动,接受新的挑战的时候,你会因为发现多了一个新的生活层面而惊...
-
【心理健康手抄报不要字】心理健康手抄报:有些事情不要斤斤计较详细阅读
人生中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如果我们每件事都去计较的话,相信我们生活会越来越累,所以说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坦然,这样子反而会让你生活得轻松自在,当然幸福感也会油然而生。1、吃亏---吃亏是福。并非所有的便宜都值得庆幸,并非所有的幸运都值得高兴,并非所有的痛苦都令人难以忍受 吃亏往往是珍藏在...
-
心理健康成长手抄报内容|心理健康手抄报:把挫折看作成长的机会详细阅读
身为母亲,本能促使我要保护我的孩子远离伤害和苦难,而父亲们则倾向于想方设法督促孩子接受强度更大的训练。很多次,当看到我丈夫为千训练孩子掌握一些技能时,我都觉得他是一个残酷的父亲,但是在后来的观察中,我发现了他这么做的睿智之处,也因此更尊重他。我观察到我的孩子经过训练、学会独立时所产生的欣喜。破茧...
-
阳光心灵心理健康手抄报|心理健康手抄报:心灵之语详细阅读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 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与我们传统的理解有明显区别的是:它包涵了三个基本要素:⑴躯体健康;⑵心理健康;⑶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际上公...
- 详细阅读
-
心理健康教育手抄报内容资料_心理健康手抄报资料:激励教育详细阅读
过度理由效应(德西效应)社会心理咨询师认为,行为如果只用外在理由来解释,那么,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这种行为也将趋于终止,因此如果我们希望某种行为得以保持,就不要给它足够的外部理由。故事: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
-
心理健康简单手抄报心理健康手抄报一年级_心理健康手抄报资料: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详细阅读
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调查结果表明:学业问题、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焦虑问题、情感问题、性健康、特殊群体心理健康问题和大学生活适应问题是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1、学业问题学习压力大,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困难等学业问题始终困扰着大学生。主要...
-
[心理健康手抄报的内容资料]心理健康手抄报资料:节前心理减负详细阅读
忙总结、办年货、访客户,公私活动给人们带来的压力会让致病因素乘虚而入。除了这些公私活动共同给人们带来的压力外,冬季的寒冷也会给人们实施这些活动带来心理压力。心理学家表示,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可以引起人们在行为和认知方面产生问题,如注意力集中不起来,容易发牢骚,工作效率下降等。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的人还...
-
[心理健康教育手抄报内容资料]心理健康手抄报资料:儿童教育两大效应详细阅读
1、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效应)美国著名的心理咨询师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