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手抄报内容资料_汉字手抄报资料:说文解“馋”
【banbao.jxxyjl.com--汉字手抄报内容资料】
都知道中国人最讲吃,换句话就是特馋。林语堂先生说,见到一种鱼类,德国人先考虑“分类学”,中国人想的却是红烧?清蒸?馋到“不能冷静地观察一条鱼”,就没法研究动物学。就连“馋”这个挂在嘴上的词儿,到底什么意思,也没人捉摸。
“馋”很微妙,不容易认识。这个汉字出现得就意外地晚,东汉的《说文解字》里还找不到呢。《辞源》举出的最早例句,是唐代白居易的诗“慵馋还自哂”,笑自己又懒又馋。比他稍早的韩愈还把“馋”用在月食上,形容天狗贪吃大月饼。宋代“馋”字才大为流行,苏东坡诗中多次出现,例如管一位爱吃竹笋的清官叫“清贫馋太守”。
《辞源》解释“馋”是“贪吃”,等于想多吃,吃什么不论;《辞海》讲得更准确些:“贪嘴”。我在饮食史方面下过功夫,发现的例句大大早于《辞源》、《辞海》,是在西汉哲学著作《焦氏易林》中;更难得的是意思上也相当准确:“舌馋于腹”。这叫人想起了钱锺书讲的肚子跟舌头吵架的有趣寓言:舌头非常乐意吃馆子,肚子抱怨说:你贪馋却要我辛苦。作为酒囊饭袋的“肚子”是吃的代表,而作为赏味器官的“舌头”是“馋”的化身。
中国的饮食文化这么发达,国人都没能弄清“馋”的定义,那洋人就更甭指望了。查查《汉英词典》里跟“馋”对应的gluttonous意思是“暴食”,还有greedy,是“贪吃、贪多”。形容馋,中国文言成语常说“馋涎欲滴”,英语里只能描写成“让人舔嘴唇”、“让人嘴里出水”,馋涎是清水吗?
“馋”确实够得上一个研究课题。梁实秋先生曾经涉及,可惜浅尝辄止了。他有篇文章就叫《馋》,《雅舍谈吃》里不收。他说:“馋,在英文里找不到一个十分适当的字。罗马暴君尼禄……常见其撕下一根根又粗又壮的鸡腿,举起来大嚼,好一副饕餮相!但那不是馋。”
提起馋涎,上年纪的人就想到那个俄国生理学家说的“条件反射”,说狗听见喂食的声响就会“嘴里出水”。狗改不了吃屎,它的嗅觉比人高出几千倍,当然不是闻不见臭味,但它不嫌。那么猫儿爱吃腥,总该能证明动物也会欣赏美味了吧?你不如引用孟夫子那句名言:人的口味是一样的(“口之于味,有同嗜焉”),然而那谈的只是人的共性,准确说是人的“食性”。说到人们在吃上的个性,谁都知道那是“众口难调”。孟夫子爱吃鱼(“鱼我所欲也”),可有人闻见腥味就想吐。
猫狗也好人也罢,说到吃食,首先想到的大多是物质方面,这接近科学家所关心的营养成分,是人体的生理需要。提高到美食层次,就进入人的精神世界了。前个世纪德国人就开始研究味觉、嗅觉,洋人的生理-心理学让国人甘拜下风,然而那跟对“馋”的认识还隔着一层。馋的研究还是一片没开垦的处女地。
关于“馋”,好吃的华人有特别丰富的体验。我已搜集到大量文字材料,可供分析研究,或许能让您“吃”透美味的道理,其中有典故作调料,还会让你读来津津有味。
本文来源:https://banbao.jxxyjl.com/hanzishouchaobaoneirongziliao/7786.html
-
手抄报汉字的起源和汉字的演变_汉字手抄报:汉字的起源传说详细阅读
人类有了语言,就可以积累知识,形成文化。有了文字,就可以记录语言、交流信息。语言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文字把人类社会的原始阶段和文明阶段区分开来。文字更打破了语言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将语言传送到远方,扩大了语言的交际功用。有关汉字起源的说法繁多,有结绳说、八卦说、河图洛书说、仓颉造字说和图画说...
-
[汉字手抄报内容资料]汉字手抄报资料:汉字的产生过程详细阅读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生命力的文字。它从诞生至今,已经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了。在汉字诞生之前,根据古籍记载,中华民族的先民是以实物记事和图画记事来帮助记忆、辅助交际的。上古的实物记事,主要有结绳、结珠、讯木等。《周易·系辞下》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rd...
-
[写好中国字的手抄报]汉字手抄报:中国字的数量详细阅读
汉字的数量并没有准确数字,大约将近十万个(北京国安咨询设备公司汉字字库收入有出处汉字91251个),日常所使用的汉字只有几千字。据统计,1000个常用字能覆盖约92%的书面资料,2000字可覆盖98%以上,3000字时已到99%,简体与繁体的统计结果相差不大。历史上出现过的汉字总数有8万多(也有...
-
【中国汉字小篆手抄报】汉字手抄报内容:大篆与小篆的区别详细阅读
大篆与小篆的区别: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周宣王时,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因其为籀所作,故世称“籀文”。“籀文”乃据古文而作,是在古文基础上整理出来的,故其与古文或同或异。今其文散见于《说文解字[1]》和后人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之中。其...
-
[寻汉字之源赞汉字之美手抄报]汉字手抄报:关于汉字的笑话详细阅读
会”字新解儿子:“爸爸,简化字的‘会’字怎么写?”父亲:“人字下面一个云字。”儿子:“为什么?”父亲:“开会的时候,别人怎么说你就怎么说,这叫‘人云亦云&rsquo...
-
【汉字手抄报内容资料】汉字手抄报资料:汉字结构的自然流变详细阅读
汉字结构的自然流变汉字结构上的自然流变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异体字越来越多,也就是说同一个字不同的书写形式越来越多;②笔画的模式越来越多;③书写方式越来越多。汉字在起源之时,实际上是一幅幅逼真的图画,各个部落甚至各个人在写这些字,或者说画这些画时,都可能不一样,所以每个字的写法有很多种。这种现...
-
趣味汉字手抄报内容_汉字手抄报内容:隶书详细阅读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形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隶书也叫“...
-
[汉字的演变手抄报内容资料]汉字手抄报资料:汉字演变——小篆到隶楷详细阅读
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攻破齐国首都临淄,齐亡。至此,秦统一六国。秦王嬴政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自称“始皇帝”。秦始皇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上实行一系列的巨大改革,以加强和方便他所代表的地主阶级对全国的统治力量。文字改革就是其中之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下...
-
[一年级汉字笔画手抄报]汉字手抄报资料:汉字笔画歌详细阅读
点一下,横平拉,竖直下,小手指,空中画,记住啦。撇一下,捺一下,先左撇,后右捺。弯钩有弯钩向下,竖钩无弯挺像它。斜钩要斜钩向下,竖弯无钩记住它,竖弯有钩竖弯钩,钩钩多,数数吧,弯钩竖钩面左,斜钩竖弯面向右。横钩横折横折钩,都有横,有钩有折有折钩。竖提撇折要分清,竖提要有力,撇折角儿大,试着写一写...
-
汉字手抄报内容资料|汉字手抄报资料:古字详细阅读
古字是指包括大篆在内的小篆以前的文字,含有金文、甲骨文和大篆等字体。金文:古代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铭文。金文始见于商代二里岗的青铜器,不过商代二里岗发现的青铜器有金文的只有少数几件。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上金文增多;至西周时,青铜器上金文已经较为普遍。商代金文多为象形...